健康科普——认识基孔肯雅热
基孔肯雅热病(基孔肯雅热)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,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亚洲虎蚊为主要传播媒介,潜伏期3-12天,通过叮咬实现生物性传播。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烧(39-40°C)、严重关节疼痛(尤其是手、腕、踝等小关节)、皮疹(斑丘疹或红疹),以及肌肉痛、头痛、疲劳等。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关节疼痛,持续数月至数年。
一、传染源
急性期患者、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。
二、传播途径
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,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。极少数情况下,病毒可能通过母婴传播(孕妇感染后,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)或输血传播,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。
三、易感人群
1.婴幼儿和65周岁以上老人(免疫系统较弱,极易出现并发症)。
2.慢性病患者(糖尿病、高血压,感染后可能加重)。
3.免疫力低下者。
四、主要临床表现
1、急性期 (发病后2-5天)
(1)高热:突然发热,体温可迅速升高超过38.5°C甚至更高,常伴有寒战,一般发热1-7天,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,部分病人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,表现为“双峰热”,持续3-5天恢复正常。
(2)关节疼痛:关节疼痛往往较为突出,可累及多个关节,剧烈且对称性发作,常见于四肢小关节(如手腕、手指、脚踝),导致活动受限,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。
(3)皮疹:在发病后2-5天,约80%的患者躯干、四肢的伸展侧、手掌和足底出现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,伴瘙痒感,数日后可消退。
(4)其他症状:肌肉疼痛、头痛、恶心、疲劳、有些患者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等。
2.慢性期(持续数周至数年)
(1)持续性关节疼痛:10%-30%的患者关节痛和僵硬可转为慢性,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,影响生活质量。
(2)乏力与抑郁:部分患者恢复期出现长期疲倦、情绪低落。
五、治疗
基孔肯雅热多为自限性疾病,死亡率极低,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,虽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但未上市,治疗原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,重点缓解症状、预防并发症。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干预可有效减轻不适,缩短病程。
六、预防
2、防蚊措施:使用驱蚊剂、穿浅色长袖衣物,涂避蚊胺/驱蚊酯等驱蚊液(非普通花露水),安装纱门、纱窗,避免水边草丛长时间停留,减少蚊虫叮咬风险。
3、旅行个人防护:旅行查目的地疫情,根据需要携带带浅色衣服+驱蚊液+蚊帐等,选有纱窗宾馆住宿。
卫生所 张荣
后勤管理处召开新进食堂食材供货商签约会
为进一步从源头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,确保新学期食堂供应稳定有序。8月22日,后勤管理处组织召开新进食堂食材供货商签约会。后勤管理处长濮跃文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后勤饮服中心相关同志、各餐饮公司负责人及所有新进食材供应商代表参加会议。
濮跃文处长指出,食品安全重于泰山,责任使命不容懈怠。食材品质作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“第一道防线”,这根弦必须时刻紧绷。所有供货商必须牢固树立“安全第一、质量至上”的理念,严格遵守《食品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规及学校采购合同约定,建立起“从源头到餐桌”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,确保每一批次食材的来源清晰、质量可控。
同时,学校也为食材质量加上“双保险”。此次通过招标程序最终入选的供货商,均经过严格资质审核,具备行业领先的经营资质、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及良好的市场信誉,为校园食材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前期保障。为进一步压实供货商责任,后续学校将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,通过定期开展食材抽检、组织阶段性服务考核、畅通师生反馈渠道等方式,动态监测食材质量与供货服务水平,确保所有进入校园的食材始终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,让师生吃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。
会议最后,全体新进供货商现场签署《供货商承诺书》与《供货协议》。以书面形式明确责任:坚决杜绝转包、分包等违规行为,严格按照协议要求,以优质的食材、高效的服务、合理的价格,履行好校园食材供应职责,共同维护校园餐饮安全生态。
新进供货商将于8月28日正式入驻学校两个校区的五家餐饮公司,届时将与餐饮公司协同配合,为师生提供更安全、更优质的餐饮服务。
饮食服务中心 钱晶
为有效防范基孔肯雅热疫情潜在传播风险,切实保障开学后师生身体健康与校园环境安全,后勤物业管理中心遵循 “预防为主、消杀为辅” 原则,提前谋划、精准施策,于8月29日组织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治理与蚊媒防控专项行动,为新学期校园安全奠定坚实基础。
此次行动以“环境治理”为首要环节,重点清理校园内积水容器、废弃杂物、绿化带垃圾等蚊媒孳生地。行动中,江苏泰航物业保洁消**员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,采用高效低毒环保药剂,科学消杀,对教学楼、宿舍、垃圾站、厕所、绿化带等重点区域实施“地毯式”喷洒消杀,实现校园全覆盖、无遗漏。为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,物管中心将常态防控,定期开展蚊媒孳生地巡查清理,并在校园内科学布点增设蚊香等防蚊设施,持续构建“环境治理、科学消杀、常态巡查”的多层次防护体系。
下一步物管中心将持续加强蚊媒密度动态监测,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坚决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,为全校师生营造安全、健康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物业管理中心 陈艳艳
餐券载情谢师恩,暖意盈校润人心
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美德,积极营造感恩致敬、笃行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,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,后勤管理处携手两校区五家餐饮公司,精心推出 “教师节专属暖心餐礼”(每人100元就餐抵用券),诚邀全体恩师共品“舌尖上的校园情”,以务实举措与温情关怀,向长期耕耘在教育一线、默默奉献的教职工们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与美好祝福。
一张餐券,承载着对师者的敬意与温情;三尺讲台,见证着教育者的坚守与担当。后勤管理处将始终秉持“服务育人”核心宗旨,持续优化服务模式,通过精细化保障、个性化供给、社会化协作的多元服务举措,不断厚植尊师重教的校园土壤,让这份温暖与敬意成为校园文化中最鲜明、最动人的底色。
饮食服务中心 钱晶
美食为礼暖新生,温情护航扬新帆
2025级新生入校,后勤管理处联合各食堂精心策划迎新暖心行动,推出 “迎新送餐券”活动,以美食传心意,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。
此次活动,是后勤践行学校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服务的理念,强化服务意识的又一举措,彰显了学校后勤对新生校园生活体验的高度重视。我们希望活动能让新生感受到家的温馨,后勤饮食服务中心也将以美食为桥,持续为师生提供优质餐饮服务。
饮食服务中心 钱晶
迎新一线党旗红,党员服务暖人心
2025级新生报到季,党旗在迎新一线高高飘扬。后勤党总支将主题党日活动“搬”进迎新现场,以“服务迎新一线,践行初心使命”为主题,全体党员亮身份、践初心、当先锋,用有温度、有力度的“零距离”服务,为新生顺利入学保驾护航,让初入校园的学子们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。
一、党建引领定方向,迎新战场显担当
为确保主题党日活动与后勤保障服务、迎新工作深度融合、精准发力,后勤党总支提前谋划、专题部署,明确将迎新现场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“主战场”。要求全体党员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,把“为新生服务”作为核心任务,主动担当、积极作为,同时,以支部为单位细化分工,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,确保迎新服务关键岗位党员全覆盖,责任落实到人。
二、全员上岗践初心,服务保障“零距离”
迎新当天,后勤党员佩戴党徽、早早到岗,迅速投入服务一线。以“党员先锋岗”为支点,服务触角延伸至迎新各个环节。“清凉驿站”:提供免费饮水补给,缓解旅途劳顿;“行李守望者”:专人看管行李,解决后顾之忧;“后勤百事通”:耐心细致答疑,指引方向;“应急服务小队”:随时待命,快速响应突发需求。党员们用贴心服务化解新生及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,“党员先锋岗”成为迎新现场最醒目的“暖心坐标”。
三、深入巡查筑防线,体验服务保安全
迎新服务不止于前台。党员们化身“排查员”,分组深入新生宿舍、商超、食堂后厨与校园角落。逐间检查设施安全,确保水电无忧;严把餐品质量,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;优化校园环境细节,提升整体迎新体验。红色身影活跃在迎新每一处,用细致入微的巡查筑牢保障防线,以“零距离”服务传递校园温暖,彰显后勤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四、贴心服务赢好评,党建迎新共提升
本次迎新生主题党日活动,是一次生动的“党课实践”。后勤党总支的全体党员用真诚的微笑、热情的服务和扎实的行动,切实贯彻“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”宗旨,赢得新生及家长的赞扬。活动不仅保障迎新工作的平稳有序,更让全体党员在实践中锤炼了党性、践行了初心,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迎新工作的同频共振、互促共进。
后勤党总支将以此次迎新主题党日活动为新起点,总结经验、优化流程,持续推动主题党日活动与师生需求、后勤保障服务深度融合。未来将不断完善服务机制、创新服务举措、提升服务效能,让党建工作更接地气、更有实效,让后勤服务更有温度、更具质感,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办公室 吕东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