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近期流感样病例活动水平较前期有所抬升。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持续升高,达初始流行阈值进入低强度流行期;,流行毒株为B型Victoria系和H3N2共同流行。近期流感暴发疫情较前期有一定程度上升,以H3N2和B型Victoria系暴发疫情为主,目前暴发疫情全部来自于中小学和托幼机构。
流感防控核心知识:
(一)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
1. 发热(超过38℃)伴咽痛和(或)咳嗽为流感主要的特征性症状。
2. 区别于普通感冒,一般呼吸道症状轻微,少数病人可有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咽干痛、声嘶等上呼吸道症状。
3. 少部分婴幼儿、老年人、孕妇、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展为流感病毒性肺炎。
(二)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
1. 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。
2. 病初2~3天传染性最强,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~6天。
(三)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
1.流感患者在讲话、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,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。
2. 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
3.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、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可能引起感染。
(四)高危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
1.人群普遍易感,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,但三型流感之间、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,可反复发病。
2. 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儿童。
3. 妊娠期妇女、60岁以上老年人、2岁以下婴幼儿、伴特定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,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。
(五)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
1.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-4周后,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。
2. 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,10月底前未接种的,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。
(六)药物预防
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有效免疫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,可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,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(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等)进行药物预防。对于发生暴发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,是否进行预防性服药,需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论证。药物预防仅作为紧急临时预防措施,不能代替疫苗接种。
(七)一般性预防措施
1.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,勤洗手。
2. 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,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避免飞沫污染他人。
3.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4、注意天气变化,及时增加衣服,防止着凉。
5、尽量少去网吧、舞厅等人多拥挤、空气污浊的场所。
6、不吸烟,不酗酒,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。
7、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自身抵抗力。
8、规律生活,合理营养,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防止过度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