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因子引起,其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症侯群谱,主要表现在全身和胃肠方面(周身不适,疲倦、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肝区疼痛和关节疼痛),轻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。病毒性肝炎属于国家法定传染病。
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以甲、乙型肝炎为主,甲型肝炎主要则通过消化道传播,即通过被污染的食物、水、物品及相互接触后被传染,很容易造成流行,1988年上海发生过一次甲型肝炎大爆发(主要是因为食用被污染的水产品――毛蚶),患病人数达30万人。乙型肝炎则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乙型肝炎可进展成为慢性肝炎,肝硬化。肝癌的发病率与乙型肝炎有密切关系。
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每年都有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生。患急性病毒性肝炎后须住院隔离治疗。及早发现、及时规范诊治有利于康复,可显著减少发展成慢性肝炎,也是控制急性肝炎传播的关键。急性病毒性肝炎,尤其是慢性肝炎不仅影响健康,而且因患肝炎而休学,影响学业,今后就业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。病毒性肝炎是影响学生健康主要疾病之一,因此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已刻不容缓。
预 防 病 毒 性 肝 炎 的 主 要 方 法
(1)、必须树立“预防为主”意识,养成文明、健康、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有关卫生科学知识的习惯,以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,以免因为对健康的无知而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(2)、必须把牢“血液传染”和“病从口入”关,不要用他人的牙刷、剃须刀、保护破损皮肤等以防血液传染。养成饭前便后流水洗手的习惯,注意饮食的卫生和安全,不暴饮暴食,不吃不洁食物,不吃贝壳类水产品,特别不要到卫生差的摊贩处小吃,不喝生水,同学之间不要共用餐具和茶杯。冬春之际肝炎发病高峰期更应引起注意。
(3)、大学生集体生活在一起,发现有急性传染病病人,应及时向校卫生所、班主任、系领导报告,以便及时隔离、诊治,做好消毒工作。
(4)、注射甲、乙肝疫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甲、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手段。如同天花、小儿麻痹症(脊髓灰质炎)、麻疹等疫苗一样,预防接种甲、乙肝疫苗是控制和彻底消灭甲、乙型病毒性肝炎值得采用的方法之一